箱式變電站的主變溫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溫度過高會使絕緣材料老化,容易產生危險,因此要想使設備能夠都正常的運行,我們應對其綜合做好散熱工作。一、購買箱變加強箱式變電站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可在變電站內部安裝溫度檢測裝置(如溫度傳感器等),使得管理人員可實時獲取變電站溫度信息,預防事故發生。二、加快熱量散失,可采用外部循環通風或者改變箱體材質、改善箱體內設備布置,對于油浸變電站,可以使油液循環流動,以加快熱量的散失。三、箱變廠家對于高溫地區應該合理選擇箱式變電站負荷使用情況,在環境溫度較高時通過調整盡量使負荷控制在80%以內,以防止產生過多熱量,可通過在同一變電箱設置多臺配變器實現。
在箱式變電站安裝過程中線路配置是必不可少的,面對數量較多的電線,正確配置不僅可以節省線,而且增強了用電安全性,可謂是一舉兩得,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技巧。1、選址:為了保證箱式變電站的正常、安全運行,裝設位置應靠近負荷中心,箱變廠家安放的地方不要有灰塵,腐蝕的介質等,否則應該及時清理,為了保證安全,環境應較為干燥,安置地盡量不會有振動。2、配電線路的布置應符合的條件:購買箱變符合箱式變電站安放地點的環境特征、符合建筑物的特征、考慮人與線之間的距離應該適中、考慮由于短路可能出現的機電應力、考慮在安裝和使用的過程中布線可能遭受的其他應力和導線的重量。
在炎熱的夏季由于降雨量較多,空氣中濕度較大會造成箱式變電站受潮,如果受潮不處理則會造成設備短路,加大事故嚴重性,存在質量問題。避免設備受潮,預防為主。解決潮濕的方法:1、恒熱加溫法:在箱式變電站內加上電熱絲,購買箱變并加上電源,可以保持內部的相對干燥,這種解決方法,比較適合環境較為潮濕的地方。不過注意:電熱絲的電源不應當從本開關箱內引出,應當從另一個電源引來。這樣,可以在本電站停電時,還能繼續給電熱絲電源。另外,應當計算電熱絲的容量,使得箱內溫度保持在絕緣允許的狀態2、箱變廠家空氣干燥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就是通過管子將外部干燥的空氣不斷地、極少量地吹入這些箱式變電站內,使得箱內的空氣壓力比外部略微高出一點點,就是所謂箱內有一個微正壓。吹入箱式變電站里的空氣從開關箱的縫隙里漏出去,使得外部潮濕的空氣無法進入開關箱內。當然,吹入的風量取決于變電站的漏風程度,一般有一點風、保持箱里的風總是往外漏就行了。不過,當地應有壓縮空氣系統,這樣可以從壓縮空氣的管路上接一根小管子即可。如果想搞成自動化的,還可以加上微正壓氣壓表,當氣壓建立起來后就自動關閉進氣閥門,氣壓降低了再打開閥門,以節約能源。
箱式變電站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供電設備,其在城市建筑區的應用也十分普遍,那么變電站和建筑物之間一定要有一個安全距離,否則可能會對建筑物產生損壞。在居民區設立的箱式變電站,要通過環保行政許可,需要達到這些標準:購買箱變工頻電場強度不超過4千伏/米;磁感應強度不超過0.1毫特斯拉;無線電干擾方面,其中110KV的工程不超過53分貝,500KV的工程不超過55分貝;噪聲影響則要求晝間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只要這幾個指標達標,在環保上,對于相關設備與建筑之間的距離沒有嚴格的要求。據環保部門介紹,我國目前對設備與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有一定要求。箱變廠家比如一般10KV-35KV箱式變電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側面8米以上;35KV以上箱式變電站的建設,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側面12米以上。
箱式變電站一旦出現損壞,帶來的后果是無法估量的,在經過測試安裝完和使用一段時間后都要進行詳細的維護工作,這對于保持變電站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效率有著很好的效果。1、箱式變電站中所有元件要按各自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維護。若選用的變壓器為油浸式,每一一年應按規定起碼進行一次油樣分析檢查。2、購買箱變運行中的高壓開關設備,經20次帶負荷或2000次無負荷分合閘操作后,應檢查觸頭情況和滅弧裝置的損耗程度,發現異常應及時檢修或更換。3、低壓開關設備自動跳閘后,應檢查分析跳閘原因,待排隊故障后,方能重新投運。4、避雷器每一一年應在雷雨季節到來之前進行一次預防性試驗。箱變廠家檢修高壓開關設備或整體維修時,需要先切斷變電站進線電。5、箱式變電站在安裝完畢或維修后,投運前應進行一定的檢測和試驗。變電站內是否清潔,操作機構是否靈活,主要電器的通斷是否靈活可靠,電器輔助觸頭的通斷是否可靠準確,表計及繼電器動作是否準確無誤
數字化箱變是現代各個行業廣泛使用的主流箱式變電站,其可以通過本身的數字化設備來詳細掌控好變電站的各種數據且操作方便,那么智能化箱變可以說是數字化箱變未來的一個發展和升級版本,也是未來變電站所要追求的一種模式。1、數字化箱式變電站主要從滿足變電站自身的需求出發,購買箱變實現站內一、二次設備的數字化通信和控制,建立全站統一的數據通信平臺,側重于在統一通信平臺的基礎上提高變電站內設備與系統間的互操作性。而智能化箱變則從滿足智能電網運行要求出發,比數字化箱變更加注重變電站之間、箱變廠家變電站與調度中心之間的信息的統一與功能的層次化。需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化信息平臺,作為該平臺的重要節點,提高其硬件與軟件的標準化程度,以在范圍內提高系統的整體運行水平為目標。2、數字化箱變己經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設備集成和功能優化的概念,要求站內應用的所有智能電子裝置(IED)滿足統一的標準,擁有統一的接口,以實現互操作性。IED分布安裝于站內,其功能的整合以統一標準為紐帶,利用網絡通信實現。數字化箱變在以太網通信的基礎上,模糊了一、二次設備的界限,實現了一、二次設備的初步融合。而智能化箱式變電站設備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實現一、二次設備的一體化、智能化整合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