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變電站是一種在國際中都應用廣泛的發電設備,主要分為國產的和歐式的。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許多跨國企業在華設廠,選擇箱變這時就需要明白兩者之間的區別。箱式變電站一般采用各單元相互獨立的結構,分別設有變壓器室、高壓開關室、低壓開關室,通過導線連成一個完整的供電系統。國產箱變同美式箱變相比增加了接地開關、避雷器,接地開關與主開關之間有機械聯鎖,這樣可以保證在進行箱變維護時人身的安全。國產箱變每相用一只熔斷器代替了美式箱變的兩支熔斷器做保護,其特點是當任一相熔斷器熔斷之后,箱變廠家都會保證負荷開關跳閘而切斷電源,而且只有更換熔斷器后,主開關才可合閘,這一點是美式箱變所不具備的。其它方面:箱式變電站和國產箱變均可以增加計量補償等方面的功能,只不過是體積稍有增大而已。此外,國產箱變也可以采取肘式電纜頭進行進線電纜插接。
箱式變電站的殼體是整個變電站的骨架,是設備能夠安全運行的保障,可以保護內部機器不受損壞,所以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周全。如果質量不達標,會直接影響變電站的使用。箱式變電站殼體的面漆采用抗紫外線、抗老化、長壽命的聚胺脂類面漆,選擇箱變保證10年內不退色、不氧化、不粉化。外表面不可采用噴塑工藝。為確保其密封處理,凡是能夠開啟的門要加裝密封條,所采用的密封條是長壽命、高彈性橡膠產品,在門關上以后,保證該設備的防護等級達到IP33,以確保箱變的防塵、防潮、防凝露。箱式變電站的骨架為焊接式,骨架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變形或損傷。設計的外殼形狀應不易積塵、積水;盡量少用外露緊固件,以免螺釘穿通外殼使水導入殼內;對穿通外殼的孔,均應采取相應的密封措施;外殼應防水、防震、防腐、防電燃。該設備底座采用槽鋼結構,箱變廠家保證吊裝運輸的不變形,箱變與電纜溝之間安裝有底板,防止小動物進入。箱變設足夠的自然通風口,并采取需要的隔熱措施,以保證在正常環境溫度下,所有的電器元件的溫升不超過允許溫升。
數字化箱變是現代各個行業廣泛使用的主流箱式變電站,其可以通過本身的數字化設備來詳細掌控好變電站的各種數據且操作方便,那么智能化箱變可以說是數字化箱變未來的一個發展和升級版本,也是未來變電站所要追求的一種模式。1、數字化箱式變電站主要從滿足變電站自身的需求出發,選擇箱變實現站內一、二次設備的數字化通信和控制,建立全站統一的數據通信平臺,側重于在統一通信平臺的基礎上提高變電站內設備與系統間的互操作性。而智能化箱變則從滿足智能電網運行要求出發,比數字化箱變更加注重變電站之間、箱變廠家變電站與調度中心之間的信息的統一與功能的層次化。需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化信息平臺,作為該平臺的重要節點,提高其硬件與軟件的標準化程度,以在范圍內提高系統的整體運行水平為目標。2、數字化箱變己經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設備集成和功能優化的概念,要求站內應用的所有智能電子裝置(IED)滿足統一的標準,擁有統一的接口,以實現互操作性。IED分布安裝于站內,其功能的整合以統一標準為紐帶,利用網絡通信實現。數字化箱變在以太網通信的基礎上,模糊了一、二次設備的界限,實現了一、二次設備的初步融合。而智能化箱式變電站設備集成化程度更高,可以實現一、二次設備的一體化、智能化整合和集成。
箱式變電站在進行相應的運行工作時其本身操作須要符合其相應的規定,一旦在工作時出現缺相運行的狀況,威海箱變變電箱自身會設置相應的保護措施來防止出現意外。高壓缺相聯動維護模式:為傳統的箱式變電站負荷開關加裝電動機構。電動機構的節制整合了低壓缺相維護器的電動機構節制的部份功能,當檢測到缺相時,維護模塊分閘繼電器動作,觸點閉合使分閘繼電器線圈帶電,從而使其觸點閉合驅動電動機構,箱變廠家機電滾動分斷變壓器的高壓電源,避免了箱式變電站變壓器的缺相運行。正常時,電動機構由變壓器二次側對于蓄電池充電,充分利用了變壓器二次輸出電源,無需專用電源裝備。
箱式變電站在進行工作時重要的就是控制其電力系統進行運行,其中變電站對該系統的授時精度根據不同零件有著不同的精度要求,合理的授時精度能提高工作效率。一、選擇箱變不大于1ms:包括故障錄波器、SOE裝置、電氣測控單元、RTU、功角測量系統(40μs)、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事件順序記錄裝置等。二、不大于1μs:包括線路行波故障測距裝置、同步相量測量裝置、雷電定位系統、電子式互感器的合并單元等。三、箱變廠家不大于1s:包括箱式變電站電能量采集裝置、負荷,用電監控終端裝置、電氣設備在線狀態檢測終端裝置或自動記錄儀、控制,調度中心數字顯示時鐘、火電廠和水電廠以及變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監控與數據采集(sCADA),EMS、電能量計費系統(PBS)、繼電保護及保障信息管理系統主站、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等主站、負荷監控,用電管理系統主站、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主站、調度管理信息系統(DMlS)、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lS)等。